前言
多數上班族在累積一定資金、希望資產增值時,會開始考慮投入房地產投資,尤其是在經歷股市波動或對通膨擔憂,更傾向選擇實體資產如不動產來分散風險。 這篇文章將帶您入門房地產投資,包含了解其所需投資條件、獲利模式、風險控管的能力等
什麼是房地產投資?
有利的房地產投資 在擁有自住房後,若手上資金充裕,許多人會期待踏入房地產投資領域。除了可運用槓桿擴大資產之外,房地產還具備多項常見優勢,例如對抗通貨膨脹、長期增值潛力、有機會提供穩定的租金收入,並可透過自用住宅與扣除額方式達到節稅效果。
供算房地產投資門檻是多少?
首付款比例、交易相關費用、裝修與出租準備金、現金流條件都會影響房地產投資門檻。 快速估算範例(台北市小套房,房價 1,200 萬)
- 首 付 款:240 萬(貸款成數 8 成)
- 交易費用:約 40 萬 裝修與出租準備金:約 20 萬
- 合計門檻:約 300 萬現金(不含後續持有成本)
投資獲利模式?自住、置產、收租的目標設定
獲利方式一、置產:買房後出售賺價差
置產的優點
- 資本利得空間大:若地段好、房市上漲,價差收益可觀。
- 一次性獲利:出售後可快速回收資金,靈活運用再投資。
- 不需長期管理租客:避免租賃糾紛、維修負擔。
置產的缺點
- 市場波動風險高:若房價下跌,可能出現資本損失。
- 一次性獲利:出售後可快速回收資金,靈活運用再投資。
- 不需長期管理租客:避免租賃糾紛、維修負擔。
獲利方式二、收租:買房後出租獲得穩定收入
收租的優點
- 穩定現金流:租金收入可協助支付貸款與持有成本。
- 長期累積資產:同時享有房價增值與租金收益。
- 槓桿效應:以貸款購屋,租金幫忙償還本金與利息。
收租的缺點
- 管理成本高:需處理租客需求、房屋維護與修繕。
- 租金報酬率有限:部分地區租金收益率偏低(台北市約 2%–3%)。
- 空置風險:無人承租期間仍需自行負擔貸款與稅費。
